人工晶状体光学分析仪的临床研究
(1)飞秒激光辅助的白内障手术
飞秒辅助白内障手术代表了屈光性白内障手术的医疗科技。目前全国共有65家机构开展这项技术,超过100台飞秒仪器,手术转化率zui高达到10%以上。2016年新发表文章97篇,主要代表性文章发表于Ophthalmology、ActaOphthalmol、JCRS、AJO、JRS杂志上,内容涵盖临床评价、手术现状、学习曲线、并发症、前房炎症、围手术期眼压和血压评估以及在ICL、角膜移植术后、联合玻切术、外伤性白内障、悬韧带病变、晶体半脱位、圆锥角膜等复杂病例中的应用。随着该术式在白内障市场的日益普及,广大眼科医生开始衡量其真正的临床收益,2016年新发表于Ophthalmology、PlosOne的2篇meta分析发现飞秒激光和常规超乳手术两者术后视力、屈光效果和安全性方面无显著差异,但EPT、超声能量、撕囊质量较普通超乳更好,能减少内皮细胞损失。我国学者也对此进行了研究,来自浙江大学姚克教授团队的研究发现两种术式在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并无差异,但飞秒可能增加白内障术后眼表损伤和干眼症状,但其在撕囊和预劈核方面*优势,可提升硬核白内障、全白白内障、低角膜内皮患者等复杂手术的安全性。
(2)人工晶状体的应用
IOL的发展符合日趋增加的追求功能性视力白内障患者的视光学需求。2016年Toric、多焦点、三焦点、区域折射型、连续视程等新型IOL不断涌现市场,受到广泛关注。ToricIOL致力于解决白内障患者的散光问题,本年度研究范围涵盖标记方法、旋转稳定性、度数计算、散光矫正效果等,术源性散光和IOL囊袋内稳定性等诸多问题仍是关注的焦点;多焦点IOL可获得可测量的远近视力和高脱镜率,但对于瞳孔过小、从事近距离工作的患者通常无法提供的近视力,术后眩光、对比敏感度下降也是患者不满意的因素之一;三焦点散光微切口IOL可同时纠正球镜度、柱镜度和老视,目前已成为老视矫正和白内障手术的选择之一;新无级(TECNISsymfony)IOL可模拟人眼的变焦能力,使患者同步拥有远中近全程视力,在增强对比度的同时可减小术后光晕、眩光等视觉干扰现象的发生率,但近距离视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区域折射IOL较衍射型IOL具有减少光能损失,提高远视力和对比敏感度等优点,然而部分患者在植入后仍出现对比敏感度下降,眩光、光晕和视觉质量下降等不良反应。目前IOL的发展已达到相当水平,临床上应遵循个性化原则,兼顾患者的生活习惯、视觉预期和眼部特征等因素,并规避IOL的自身局限。